更多
地震帶來最直接的嚴重后果是 房屋倒塌 ,人員傷亡以及相關的直接經濟損失。
大型體育場館作為城市或地區的大型公共場館,在發生較大災害時能夠成為應急避難場所。
因此,有必要對未考慮抗震設防或雖考慮抗震設防但是不滿足抗震設防要求的體育場館進行 抗震性能鑒定 ,并進行 加固處理 ,從而提高結構的抗震性能,減輕地震破壞,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項目名稱:先進彈性體創新成果轉化中試基地建設項目工程造價
2、招標內容:全過程工程造價咨詢服務,包括但不限于:
完成本項目的全過程造價咨詢服務(具體的合同范圍委托人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可根據項目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咨詢人需配合委托人工作且不得以此作為索賠、調整價格的理由),包括但不限于:
在國慶節來臨之際,為筑牢消防安全底線。9月30日研究院組織安全指導員、檢查員深入生產車間、商鋪、餐館等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消防安全檢查。
一、項目名稱:先進彈性體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
二、開標時間:2024年1月26日14:00
三、開標地點:煤化研究院
(1)專業人才短缺
減隔振(震)行業在生產過程中跨越結構力學、土木工程技術、材料技術、專業施工技術、加工技術等多個專業領域和學科,對人才專業知識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專業技術人才培育周期一般需要數年時間,我國減隔振(震)行業存在著專業技術人才短缺的問題,阻礙我國減隔振(震)行業發展。
1月29日,煤化研究院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院班子成員,中層干部及全院職工共計33人參加會議。會議由煤化研究院副書記、工會主席馬明主持。
根據《煤化工應用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公開招聘應屆畢業生公告》有關要求,現將2024年度公開招聘應屆畢業生擬聘用人員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即2024年4月28日至5月7日。公示期間,如有異議,請向煤化工應用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黨政綜合辦公室反映。
地震自古以來就是最可怕的自然災害,人類有歷史記錄以來就和地震斗智斗勇。
早在幾千年前,世界各國建筑師就成功的應用減隔震的概念和技術,建成了各類以柔克剛的古建筑,包括:宮殿、寺廟、樓塔、民居、橋梁、墓室和城墻等等。這些古建筑結構物,經歷了數次強烈地震依然堅挺,多數完整保留至今,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大多采用了以柔克剛的的抗震方式,而非硬碰硬的抗震方式——充分證明了減隔震技術的安全有效性。
通俗的講,就是把建筑放置在隔震墊上,隔震墊一般在靠近基礎的位置,這一層隔震墊在水平方向比較柔,這樣當地震發生的時候,當下部的建筑基礎隨大地一起晃動的時候,上部結構由于有這一層隔震墊而不會隨之一起震動,這樣就達到了隔離地震的作用,所以就叫它隔震結構。
專業角度講,隔震結構是指在結構的首層或者在需要隔離的結構高度(地上某幾層高度設置隔震層,高位隔震一般多見于地鐵上蓋項目)設置隔震層,將上部結構和基礎隔離,從而減少地震能量向上部結構的傳遞。目前,隔震結構一般只隔離水平地震作用,豎向地震作用仍需按照原烈度規范相關規定進行計算。
此外,對于隔震系統來講,不僅僅局限于建筑的層間隔震,還包括有連廊隔震、屋架隔震及局部隔震等情況,其應用的主要產品都是橡膠隔震支座。
隔震裝置主要包括天然橡膠隔震支座、鉛芯隔震支座、高阻尼橡膠隔震支座以及平板支座等
隔震技術能有效降低結構的水平地震作用,常用的隔震裝置有天然橡膠支座、鉛芯橡膠支座和高阻尼橡膠支座。橡膠支座隔震系統裝置簡單、施工方便,被認為是隔震技術邁向實用化最卓有成效的體系。
隔震技術尚屬新興學科,它能有效地吸收地震能量,減少結構的水平地震作用,從而消除或減輕結構和非結構的地震損壞,增強建筑物及內部設施和人員的地震安全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隔震就像是讓建筑踩上了‘溜冰鞋’。”在2021年7月舉辦的防災減災救災應用技術成果展上,來自減隔震制造業商家震安科技的工作人員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了隔震技術的特點。“傳統建筑抗震理念是硬碰硬,‘以剛制剛’,主要手段是增加構件的物理強度,這樣會導致上部結構的地震作用更強。而減隔震技術的核心理念是‘以柔克剛’,在建筑物的基礎或下部結構同上部結構之間設置隔震裝置,如橡膠支座、阻尼器等設備,減少輸入到上部結構的地震能量,這樣可以把地震作用降低到原來的1/4到1/8。”